邢臺縣皇寺鎮李梅花村是一個擁有許多清代古建的山村。那些古建構件精雕細刻魅力獨特,在吸引不少游客駐足品賞的同時,也吸引了一些梁上君子的目光。
7月5日,記者接到邢臺一位民間文化研究者信息稱,近日,李梅花村一處古建影壁的牡丹磚雕被盜走,現場觸目驚心。走訪中記者了解到,不僅是影壁被盜,其余部分古建的門窗等老式構件也都先后遭遇過賊手。
精美古宅院建于清代
7月5日,記者聞訊驅車趕往邢臺縣李梅花村,隨同的還有民間文化研究者白全忠等人。這個山村距離邢臺市區30余公里。
早些年,白全忠等人到過該村進行考察。彼時,他對村里留存的古民居建筑群驚嘆不已,用相機拍下了許多圖片,其中就有那處精美磚雕牡丹影壁墻。
據了解,李梅花村的古建始于清朝,主人名為李文莊。李家大院在清朝咸豐年間開始擴建,李文莊在任期間因丁憂回鄉,修建了李氏宗祠。李家大院原有房屋124間,車棚、馬棚、羊圈50間,現存房屋111間。這座府邸,村民稱其為“衙門”?,F如今,保存較好的3座院落,是坐北朝南的三進式院落。建筑上有飛檐、斗拱、垂柱,建筑工藝細致精巧。
白全忠說,這些古建筑豪華氣派,用材考究,石刻,磚雕、木雕,工藝精細,配置合理,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、民俗研究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。
精美磚雕影壁只??諌?/strong>
雖然這些宅院如今都有歸屬,但因破舊不堪,極少有人居住看管。
被盜磚雕影壁的古宅院有正房配房等數間房屋,院落面積不大,屬于村民李志民家所有。據白全忠回憶,被盜磚雕影壁長2米高1.8米,青石基座,藍磚墻體,中間就是一正方形邊長為1米的精美牡丹花朵雕刻,四個角各有一只展翅飛翔的蝴蝶環繞。無論從雕工精巧的磚雕藝術,還是專業的藝術鑒賞,都堪稱一絕。
李志民的姐姐李香芬說,曾經有人出高價意欲收購這個影壁,但家人覺得是祖宗留下來的家產,不能變賣,因此沒有答應。李香芬說,“家里到3日天亮才被鄰居告知影壁被盜。”影壁砸痕明顯,下面還有散落的石磚,旁邊還放著一個破舊的四方桌。
李香芬等家人撫摸著空落落的影壁墻,嘆息不已。
附近古宅院頻遭竊賊光顧
除了3日凌晨被盜走的古建影壁磚雕,李香芬說,去年,家門口放置的兩個石墩被人偷走。村民李新魁說,他的宅院先后被偷過三次,門窗隔扇都被竊賊卸走,就連門口的一個老式的門檻也丟了。
村民李江林則告訴記者,她家去年被偷了一對老式花瓶,“俺也不知道值多少錢,平時也沒留心看管過。”
村民李天增的家里同樣未能幸免,就在影壁被盜前幾日,家里的一個老式穿衣鏡不見了,還有一個老式的梳妝盒也沒了蹤影。
記者了解到,這些古宅院緊緊挨著,但因破舊不堪,房屋空置,幾乎都無人居住,不法分子砸鎖翻墻,如入無人之境,許多具有重要研究、保護價值的精美木雕構件、雕花窗戶、老門等被盜走。
村民文保及法律意識淡漠
記者了解到,盡管近些年發生多起盜竊案,但很少有村民報警。在他們眼里,這些都是不值錢的破玩意兒,丟就丟了,不值得心疼。很多清代老屋只剩下空殼,他們并不采取保護措施。李志民家的精美影壁磚雕被盜,也是在記者再三督促之下,他姐姐李才報警。
“我家的這個門樓木雕,販子問了好多次賣不賣。”李香芬說,許多村民都碰到過類似情況,一方面大家顧及祖輩感情;另一方面,被盜了卻又并不放在心上。
白全忠認為,古民居的價值雖高,但若按現代人的居住要求來說卻極不方便。很多老屋,要么被拆了做新房,要么自然毀壞倒塌。古建筑的價值就在于其完整性,屋子成了空殼,價值也就大大降低了。
山村古建保護刻不容緩
古建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自有的歷史意義,能帶給人們美好回憶和文化傳承。以影壁為例,白全忠說,舊時人們認為,影壁可擋住溜進宅子的孤魂野鬼,影壁還可以增加住宅氣勢。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文物及實用價值。當該磚雕影壁墻被盜走后,其整體的建筑就將不再完美,而影壁墻在整體建筑中的作用與價值應不低于半套宅子的價值。
古村落保護的首要宗旨是人與建筑共同的傳承。如果說列入文保范圍的建筑是“紅花”,那絕大多數老民居可以稱之為“綠葉”。紅花還需綠葉襯,古村落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保護下來。轉變百姓的舊觀念,讓青壯年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把自家老宅子當回事,認識到文化遺產的價值.傳承徽州文化,弘揚古韻今風就在古韻磚雕 www.alsmsaar.com